姜维的终场战事(三)

“收”姜维

 

通过史书的寥寥数笔,我们也目睹了这一场粉身碎骨。

这样的粉身碎骨,足以让记叙的史官困惑且惶恐。

 

首先,陈寿在《姜维传》里引用了一段郤正的评说,提到「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掷,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

——说明当时的“凡人之谈”,还处于“论迹不论心”阶段,仅就姜维掺和钟会之乱、得到个“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下场来评说,“凡人”的评价多是“贬削”的。

陈寿也接着郤正的话补刀:「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对其结局用了“陨毙”一词,显然认为其咎由自取,简直像是得了失心疯。

 

姜维的“作死”,在80多年后由东晋人撰写的《华阳国志》《汉晋春秋》《晋阳秋》等史书(并由裴松之加注到《三国志》正文)里有了“新”说法,——虽然我们现在看《三国志》,已经潜意识把裴松之的注和正文视为一体、都作为“信史”来看,但别忘了,这些都是时隔近百年后的“补注”。

 

孙盛在《晋阳秋》里提到“永和初”(应该是桓温灭成汉前后)通过对“蜀地故老”的寻访得出了「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种会,因杀之以复蜀土」的说法,《华阳国志》(成都人常璩在成汉灭亡后撰写于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里甚至连密信内容「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竟也被披露得有模有样——而这原本是除非后主亲口向其亲信(如跟随他北上洛阳的郤正)吐露,否则谁也不会知道的内容。

 

钟会之乱的原始记载粗略紊乱,整个过程也是无数的神转折,前期姜维和钟会除了叨逼“闻君自淮南以来……”之外的具体策划、钟会对军队的实际掌控力(包括钟会“自以为”的掌控力和姜维观察到的钟会的掌控力,三者应该很不一样)、成都军力布置、包括正月十五至十八三天的姜维一方的时间表等等我们都一概不知(只能通过《晋书·卫瓘传》《钟会传》大概知道魏军的动向),但我们居然就是知道姜维的行为动机,知道他给后主发过密信,甚至密信原文都“大白于天下”。

 

岔开讲一句,正如朱利安·巴恩斯在《终结的感觉》里所吐嘈的: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叫历史。

 

纵观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传统,其追求的不仅仅是“事实”层面的确定性,更是为了一种价值判断(Judge)的确定性。一旦“无法定义”“有失体例”,那么不惜增删事实(So-called“春秋笔法”)甚至污染信息源以使之可Judge的冲动or行动都是存在的。

从太史公时代开始,历史学家就一直存在缺乏实证的问题(记录朝廷君王公开言行的起居注从晋代才开始专职设定,作为考古学前身的金石学从北宋才开始兴起),但历史学家却似乎从不存在因实证不足感到困扰而放弃事后Judge的问题。

 

扯回到姜维,虽然“事实层面”有了新说法,但“Judge层面”——晋人对姜维的评价却没怎么翻新,孙盛因为姜维末了这一出作大死,直骂他「反覆于逆顺之间」「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你特么败都败了,就不能安静地去死吗?作这么多妖干嘛?

干宝也说「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惜哉!」——同样是死,早一点在国亡主辱时自杀殉国你就重于泰山了,拖到钟会之乱被乱军杀死却是轻于鸿毛啊!

裴松之倒是引注后貌似说了点公道话「夫功成理外,然后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谓不然。」——计策本身是奇的,不能因失败了就说人家是庸才!但在《诸葛亮传》里,裴松之明着评价诸葛亮时,也顺带鄙视了姜维一把「姜维,天水之匹夫耳,(亮)获之则于魏何损?」他只是觉得姜维没有孙盛踩的那么差劲吧。

 

总体上讲,比起魏末晋初,东晋人(除了孙盛)倒也没有那么“司马家本位”地单纯把他作为敌国大将“贬削”,已可正常纳入“忠、孝、仁、义、节”的框架内来议论,只不过发现姜维实在“瞅哪儿哪儿不顺眼”吧。

 

一直到了七百多年后,事情才渐渐起了变化。

 

北宋司马光编纂通史向书籍《资治通鉴》(1084)涉及到这段历史时,毫不犹豫地采信了《华阳国志》“幽而复明”的说法,加上南宋末元初的胡三省点注「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胡三省于1286年完成《资治通鉴音注》),姜维为复国而伪事钟会似乎已成盖棺定论,且这片“赤胆忠心”心也开始得到正面歌颂。

 

自此之后,姜维一生的军事成败已不是重点,他个人的品行操守也可忽略不计,惟他匡扶汉室至死不渝的忠心成了他最大的“亮点”。

 

到了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写道:「维志在复蜀,不成被杀,其赤心则千载如生。……维之于蜀,犹张世杰、陆秀夫之于宋耳。」——已经把姜维与南宋的张世杰、陆秀夫相提并论,显然是着重于他们身为臣子却为“汉室/宋廷”奋战到最后一刻的拳拳之心。 

 

综上,姜维“忠君爱国”的形象——甚至君都让他不必再忠了还要死命爱国,甚至还既不是普通的不食周粟的“守节”,也不是自杀殉国的“以死明志”,而是操作难度无限大成功率约等于零的“投降谋反再复国”这种“Do Much More Than You Ask”的形象——遂由那些“不可靠的记忆”和“不充分的材料”相遇后,又一步步地由相隔数代的历史学家们驰骋纵横的Judge构筑完成。

 

这形象构筑一旦完成,历史的“确定性”便由此产生。

 

当然,两宋以后的儒家史官们费劲巴拉地去打捞一个几百年前还“不忠、不孝、不义、不节”的历史人物,不是突然吃饱了撑的。三国作为秦汉大一统后第一个大分裂时期,一直是受后人瞩目的,但比起诸葛亮这种政治明星,或是刘关张赵等前三国时期一线重点人物,蜀汉政权的其他人物相对来说获得的关注和评价都少得多。如果不是两宋以后蜀汉政权本身的正统性突然获得了抬升,姜维这种边角末尾人物原本不会有除了贡献个“胆大如斗”这成语(隋唐时期)以外的存在感。

而儒家学者们一步步抬举姜维(即把姜维这样的豪俊异才打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忠君爱国的代言)的过程,既是儒家在魏晋经学衰落、道家兴盛、佛教东传之后,一步步又爬回思想界正统地位(aka 依附皇权)的过程,也是随着“正统论”的建立,历史书写逐渐偏向“尊蜀黜魏、尊刘贬曹”的过程。

 

先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自辩:对于三国、南北朝、五代这种非大一统时期,俺是搞不清那么多局部政权哪个是“正”哪个是“闰”的,俺写三国虽然仍以曹魏的年号来纪元,只是为了图方便,“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为了表示他不是“非尊此而卑彼”,他给了蜀汉以“汉”的名分而不是陈寿时代有贬低意味的“蜀”。

到了南宋,朱熹编纂《资治通鉴纲目》,直截了当地跟司马光叫板:你写历史怎么能只图方便而不顾褒贬,蜀汉才是正统!

 

在今人看来,这些个正统论都是扯淡的“看你屁股在哪儿”问题,但对于古代的历史学家却是最重要的政权合法性问题。

 

司马光的北宋也处在一个类三国时代(辽宋夏+金),宋虽占有中原,却没有统一天下,自视正统,却又不能无视其他与之共存的强邻政权(与辽有檀渊之盟,官方互称“南朝”“北朝”,还有后来崛起的西夏自称“西朝”,使得中原王朝没法再自视天朝上国),根据“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规律,论及历史时沿用隋唐观点仍以三国时代的魏为正朔,但也讲讲蜀汉的好话;

而朱熹的南宋真正地失了中原,更无力统一,只好就“同命相连”地从道德和名分上给三国时代偏安的蜀汉摇旗呐喊,称其为“正统之余”(就算不是正统本统),视曹魏为“僭国”。朱熹的理学在元明时又成了儒学中的正统,他的正统论观点遂影响深远且拥趸众多。

 

既然姜维所效忠的对象从“地方割据政权”摇身一变成了“正统王朝(余脉)”,那么他作为幸运(或不幸)的该朝最后一枚忠烈(“维死矣!汉斯亡矣!”),其牺牲自然也就得到了史家的圆场、认同与褒扬。

 

光是官史的春秋笔法、上层建筑的盖棺定论还不够,历史事实所附着的“历史意义”逐步扩散开来,漫延到坊间,惠泽至后世,大众的“历史意识”(aka 民间智慧)还会进一步深加工,由此衍生出传奇、话本、戏曲,以及雕刻、绘画等跨次元艺术载体。

 

从宋代开始市民文化兴起,百姓们听说书人“说三分”就偏爱蜀汉人物,到了明代,“蜀汉正统”已深入人心,于是迎合大众心理的评书、杂剧、小说、演义等文化产品也开始极尽聚焦+美化蜀汉人物之能事。

 

在吸纳了大量民间传说和戏剧话本基础上由文化人罗贯中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登场的“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便是对诸葛亮降服姜维的过程展开超凡的艺术想象。以至于后人评价,罗贯中写姜维看起来就首尾两端最精彩,中间随同诸葛亮六出祁山、诸葛亮死后九伐中原的过程都平平。

 

民间戏剧这一块,以三国为题材的脚本汗牛充栋,其中姜维做猪脚的有《收姜维》《铁龙山》《假投降/一计害三贤》等,也以《收姜维》最为出名,京剧、川剧、晋剧、湘剧都有剧目。


是了,就是“收姜维”,这是姜维登上历史舞台最醒目的第一步,而这个“收”字,似乎是在暗示——历史之外的他原本是蒙昧的元神,是不知Identification为何物的迷途稚子,到了这一步,可算是心神收拢,步入正途,一心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了。

 

“收姜维”的执行人是诸葛亮(一个背负了更多民间智慧阐释以至于面目全非几近“非人”的人物),但真正通过诸葛亮之手“收”了姜维的,是巍巍君权,以及支撑君权的道德世界:理学道统和忠孝观念。

 

——为了弥补真·诸葛亮执行收姜维时唯一的“疏漏”(即姜维母亲妻儿都还留在天水就带姜维入蜀,后来母亲写信让他回国他还拒绝“当归”,背上了不孝的罪名),民间智慧甚至还积极补上了“The 诸葛亮”派赵云去天水冀县接走姜维老母妻子的情节——这样,姜维就可以忠孝两全了,“收姜维”就收得完全政治正确了呢!


(一) OOC还是命中注定?

(二)“险境,就是我的庇护所”

(四)从History 到 His-story 

(五)掉入历史的罅隙 

(六)为何而战 


2019-09-10三国姜维
评论-2 热度-43

评论(2)

热度(43)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20flightrock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