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影帝」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三)

(接着上面讨论:「一个推论」是可靠、合理的吗?)

然后,我们再看,姜维是否与钟会「一条心」?


继续「先看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原则,我们先考察姜维在钟会起兵前后的实际表现。


《三国志》中,钟会起兵之后姜维未发一言,仅在《钟会传》中,出现了一句没有主语的「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会犹豫未决。」

在《华阳国志》中有补充「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

——大概能推断,「尽杀牙门骑督以上」就是姜维建议的。


在上一章我分析了,钟会不愿杀魏将,因为不符合清君侧的口号和实际需要,如果把魏将都杀了,他没法把魏将下面的散兵带到长安。

那么,姜维在那个当口,唆使钟会杀魏将,是什么意思呢? 

到这一步,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推演的分叉小径,就是说,我们可基于同一条史料,同时产生多种观点,并就此观点的逻辑各自推演下去。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也是最主流的观点:姜维假意协助钟会谋反,实则伺机破坏钟会的起兵计划,待到时机成熟就杀掉钟会。(以下称「观点A」)

于是,针对这条「姜维建议钟会杀北来诸将,钟会犹豫。」可以做如下解读:

姜维静静地看着钟会瞎搞(又搞不定)那些魏将们,冷不防建议钟会杀掉不听话的魏将,就是希望魏军高层组织能被搞瘫痪,钟会成了「光杆司令」,他就好带着汉军的有生力量黄雀在后地收拾成都局面。不过钟会「犹豫」,没听他的,显然是因为钟会无法完全信任姜维,察觉到了这个建议的「阴险」。

到下一步,钟会在正月十八上午给姜维发铠杖。

解读:钟会(错误地)判断被关押的魏将「可·防·可·控」,与此同时他的起兵大计也不能耽搁,还是要姜维尽快发兵北上。于是姜维终于等到拿兵器的这一刻,good job!有了兵器,马上就可以带人杀掉所有魏将,进而再杀钟会,这样就达成「日月幽而复明」! 

当然,接下来情势直转而下,城外士兵先一步哗变,姜维与钟会一起战死,持观点A的人对此终局都是叹一句可惜啊可惜,因为钟会的犹豫,没有控制住丘建、卫瓘、胡烈等人作妖,害死了自己,也间接「坏」了姜维的复国大计。


可惜归可惜,观点A中的姜维虽然有点「心机深沉」,但其坚持「复国大义」的悲剧英雄形象也立了起来,深入人心。只不过,姜维与钟会「不是一条心」,还一直抱有杀心,最后一刻又貌似「良心发现」帮钟会抵挡乱兵,这个「心路历程」真的是合理的预设吗?


我们不妨换一下思路,设想一个理想情况:

假设没有卫瓘作妖,没有丘建告密,钟会一直稳妥地把魏将关押在城内曹屋里,而城外的魏军对城内变故一无所知,岁月静好地呆在军营中。

然后正月十八的上午,钟会给姜维发铠杖了。

如果是观点A中的姜维,他接下来该怎么做?

很简单,他要先差人把铠杖运到城外汉军驻扎之处。因为「五万汉军」肯定不在城内,更不在蜀皇宫附近。

——等等,你不会天真地以为他拿到兵器就反手杀掉钟会吧?

此时,城外的十五万魏军(出发时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其中有战事的也就邓艾一路的三万,强川口堵姜维、翻阴平小道、攻打绵竹的战损合计假设最多一万,其他两路基本无损,有两万留在汉中围守,所以集结成都时魏军大概合计十五万,在成都城外扎营规模不小),无所事事的小卒们观察到汉军在整装待备,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当然是报告给左右都尉(此时城外散兵中最高的级别,牙门督将/骑督以下的七品官),都尉也会很困惑啊,肯定要再上报,但是自己的长官从十六日进了皇宫就没有回来,于是想进城联络一下。而他们一走到城门就会发现:「城门宫门皆闭,严兵围守」。

这时都尉们会怎么做呢?

但凡有点常识的军人,都会对这异常警觉:他们兴师动众打到敌国了,(听说)敌国君主投降了,敌国的大将也明明投降了,但突然有一天敌国的大将又在敌国首都集结部队装备铠杖,而自家的大将和高级领导们却不见踪影。

他们只会猜测一个可能:城内有变,自家的大将莫非暴毙了?被暗杀了?(造谣一张嘴…)


此时的姜维,即使他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好旧部,把兵器分发了,他又该怎么做?

回城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杀钟会?团灭魏将?再面对城外已经骚动不安的十五万魏军? 

——这就是胡闹了,直接在成都展开血战,这是姜维绝不希望发生的事。况且姜维的汉军就算是百战精兵,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对方可是十五万,而且带甲。


我们再把那个「理想情况」的假设更进一步:
钟会改变主意了,把太后诏扔一边,切换到「当刘备」模式,不再跟被关的魏将们磨蹭下去,听姜维的话直接把他们都杀掉(包括卫瓘),城内只剩他的百余亲兵。十八号他又给姜维发铠杖了,这时,姜维是不是就终于走到最后一步,该了结钟会了?

——并不,他们此时仍然还得联手对付城外的十五万魏军(同时姜维也得出城找到他的部队,发放兵器)。

记住,十五万魏军不是南瓜,他们是部队,并且带甲。魏军中很多还是胡烈胡渊这样的父子兵,知道钟会杀了牙门骑督以上的父辈,牙门以下的子辈还不得跟他拼命?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顺利实现「徐欲杀会,尽坑魏兵」的美好愿景呢??

裴松之所谓的「若令魏将皆死,兵事在维手,杀会复蜀,不为难矣」到底怎么个「不为难」法?在线等,急~~~


不管怎么推算,如果姜维在成都就打算走完「解决魏将→解决掉钟会」这两步,那么接下来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处理剩下十五万之众的魏兵。

我不懂军事上怎么以少胜多,但我想任何一个大将军,都不会安排在自己的国都,自己的皇帝百官和百姓家门口,向已经在城内外驻扎的敌军就地宣战。


所以他就算「解决魏将」实现了,「解决钟会」还是不行,他始终需要钟会的权威和权谋(如果能想好「当云何」)作为缓冲剂去面对十五万散兵,最好的情况大概是,以钟会和其亲兵为主,他的汉军为辅,一起施计,趁他们组织起来之前,把十五万乌合之众稳定住,把他们带离成都,再分散管制。

——而且别忘了,那边厢贾充的军队已经过了斜谷,成都局势稍一稳定,姜维就得挥兵北上救援汉中,所以成都再怎么都得留着「益州牧」钟会总揽后方军政。


《华阳国志》的「尽坑魏兵」仿佛真当十五万大军是十五万颗南瓜。

而裴松之的「魏将皆死,兵事在维手」则干脆让十五万大军消失于无形。


史官们开开脑洞纸上谈兵容易,但实际上的情形每一步都是凶险万分,「复国」绝不是杀几个人就能马上happy ending的事。


这时有人会问,难道你忘了那封「日月幽而复明」的密信?那可是铁证如山!

真是如此吗?

「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是出现在孙盛《晋阳秋》里的,密信内容是出现在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里的。

然而,当年的兵变造成的大乱,可是连整个蜀皇宫都因此毁于一旦,一封密信能幸存下来?还能保留到几十年后被常璩看到?而且仔细看《华阳国志》原文,常璩笔下的谋反时间线非常混乱,「教会诛北〔来〕诸将」居然发生在太后发丧之前,看起来钟会就是为了杀诸将而办了发丧宴,而且在当晚就开始了兵变,「诸将半入,而南安太守胡烈等知其谋,烧成都东门」。

所以密信本身,大概率也和「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一样,无非是同一批「蜀地故老」编出的都市传说,分别被常璩和孙盛记录了下来。

故老们要么因为一封来历不明的密信,脑补了「徐欲杀会,尽坑魏兵」的计划步骤,要么因为「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的推定,又脑补出了一封密信,——都市传说嘛,都是集体无意识创作的产物。

有人说,孙盛本人是个姜维黑,他写出「故老伤之」可不是为了给姜维「洗地」,可见这个「传言」是可靠的,并且因为蜀人的真情实感而流传了八十年。

但请注意,虽然我们确信孙盛不可能为了夸姜维而编出他的英雄事迹,但我们怎能保证他不会为了黑姜维而故意采集姜维的「黑历史」呢?他接着这个推论就是一通口吐莲花,说明姜维这「反覆于逆顺之间」的黑历史正中他的喷点,他可不用在乎这个「风闻」的有效性。

——只不过阴差阳错地,在四世纪的孙盛眼中的黑历史,成了十一世纪之后的人们眼中无比正确的白历史。但我们不能因为孙盛的反面立场,就认为他的指控依据比蜀地故老更值得采信。


在推演完「姜维即使与钟会不是一条心,即使暗藏复国大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也不会杀掉钟会,钟会活着比死掉有利用价值得多」后,再推演「如果姜维与钟会一条心」(以下称「观点B」)就容易多了。


对于「犹豫没杀北来诸将」「发铠杖」等事件,我们可以解读如下:

观点B中的姜维没想着「捣乱」,他也的确打算服从钟会起兵大计的安排(率五万蜀兵出斜谷,使为前驱),但作为一个老将,他对危险的信号有着超出常人的警觉。眼看魏将们对钟会的清君侧口号并不买账、卫瓘也拖延不表态,而钟会行事不密让人走漏了风声,被关押的魏将若与城外魏兵串联将成大祸,他只能给出最合理的建议「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以解决这个危机,即使这让他看起来像在「害」钟会。——用现在的话说,他是钟会的「吹哨人」,但钟会听到了哨声,却选择了无视。

姜维看到钟会犹豫,知道他还没有放弃清君侧的名分,但钟会个人的力量有限(毕竟只有百余亲兵),所以姜维又建议以他自己的部队(带铠杖)来协助钟会控制城内外一点即燃的局面。(其实很想问,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假太后诏时就同步给姜维发铠杖,让汉军抢先一步控制好城外的军营?估计是到正月十八,钟会才终于想起了曹魏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政变——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于是赶紧现抄起了司马懿「靠三千死士抢占武库、控制司马门和军营」等经验步骤,只可惜,晚啦!)


那么到最后一步,乱兵打进宫来,「维率会左右战」,就很容易衔接上了。


——观点B中的姜维似乎一直在「帮」钟会,他实际上也「帮」了钟会。

当然,我在这里说他跟钟会「一条心」,指的是「一起先把谋反这事儿办成」,不等于「质疑」他没有复国大计、「指控」他背叛汉室、更不等于「强按头」说他爱上了钟会。

他就是单纯地(或不单纯地)与钟会在合作,合作,就是互惠互利!

他仅仅是出于要保住钟会是魏将头领、维持钟会对魏军的控制力这个目的,他都必须帮钟会。

咱们不能为了否认姜维「爱上」钟会(的可能),就硬要曲解他在帮钟会的行为。


我知道很多人会坚持「姜维一定想复国,复国就一定要杀钟会,sooner or later!」不动摇——可称其为「复国原教旨主义」了,我不否则这个观点仍然有巨大的合理性和文学上的想象潜力。

我只是觉得,对于史料和观点,我们可以think it twice。


不妨从头再捋一遍:

姜维是否清楚钟会清君侧的战略?

肯定清楚。

姜维是否真心支持钟会去清君侧?

姜维no comments,他从「情好欢甚」(←这个词在陈志里就有)到「但当击之耳」之间是「失语」的。

但我认为是支持的。从纯粹政治利益的角度,他必然支持。

因为政治的一大原则,是分清敌我(而不是儒家史官想灌输给我们的「分清邪正」)。

他的敌人是谁呢?

司马昭。

钟会也「一度」是他敌人,但钟会与他敌对时,他根本上的敌人也还是司马昭。

所以现在钟会要与司马昭为敌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不可能拒绝与钟会结盟。而且钟会原本是司马昭心腹,由他来亲自反司马昭,心腹变成心腹大患,那简直是打蛇打七寸。

至于钟会是不是「大魏忠臣」,他清君侧是不是有利于大魏(从而更加打击汉室复兴的可能),这个不是姜维在那一刻关心的内容。

至于姜维这个魏国的「二度降将」跟一个魏国反贼搞在一起,是否会丧失将来高举「复(汉)国」大旗的正当性,这也不是姜维在那一刻关心的内容。

至于钟会在anti司马昭功成后,是当皇帝,还是当权臣,那时姜维和汉室如何自处,那就更是远得没边的事,更不在考虑范围。


(一)「两个前提」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吗? 

(二)「一个推论」是可靠、合理的吗?(之钟会谋反的真相) 

(四)真的需要演出「两个层次」吗? 


评论-33 热度-44

评论(33)

热度(44)

  1. 共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20flightrock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