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boy

关于今天的爆炸性新闻,一开始我是默默欣喜的,想起之前还抱怨过脚同学出道太短,还没酝酿出那种混迹名流圈的“婊气”,以至于拍时尚硬照都摆不出那种性感优雅的霸道总裁气场。这倒好,聪明如脚倒是想出了个不错的培养“婊气”的速成方法:跟大咖名流交往(and被甩)


其实作为不混圈的散粉都懒得去注意对家粉丝说啥,作为中老年粉看到年轻人情情爱爱也只会保持慈祥的围笑(两人都金发碧眼青春貌美,在一起难道不是金发碧眼的平方?),不过关于霉霉是“男神收割机”这个说法,倒是想到脚同学在收集(不是收割)“女神”方面实力似乎也不容小视呢:

处女片就跟木瓜女神K姐演对手戏;第二部片就跟欧洲文艺片女神Charlotte Rampling同框(虽然没有对手戏);第三部片就跟新晋奥斯卡影后石头姐演对手戏,戏外还跟Pop天后交往,作为一个才出道一年的新人,这样的“我跟XX女神很熟”的履历更新频率也是稳扎稳打很厉害了吧,即使远远比不上对家的男神履历,但你脚出道晚又不是人家霉霉的错是吧?




除了“培养气场”“增添履历”,再迂回讨论下脚同学的另一种probably的心机:

为了暗搓搓地了解脚同学的品味,前不久根据某个采访中脚同学的推荐书单撸了一部小说,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小说大概是写美国几个60后从七十年代到00年代的生活,从青年时代的恋爱和友情,到组成中产之家、养孩、中年时代再出轨、家庭破裂再复合blabla。作者有通过几个普通人书写大时代的野心,然而文风也实在有点啰嗦,骨子里的美式自恋也实在难以恭维。


一开始纳闷脚同学为毛会看这种叨逼叨美国中产阶级心路历程的小说,但看到第二部分,发现人家原来是出于很正直的原因:小说中后段正好写到00年代从911到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时期,通过两代人的社会关系,基本反映了那个时期美国的中产群众心理和一些中高阶层的腐败虚伪面貌——正好就是这些人(无知热血的青年学生、犬儒的自由派中产职员、愤怒自我的音乐人、道貌岸然的共和高官、投机倒把发国难财的官N代商N代)把Billy Lynn这样的大兵送到了伊拉克。如果《漫长的中场休息》是“A Day in The Life”的视角管中窥豹地去质疑00年代(为什么这些“巨大的蠢事”会发生?),那么《自由》就是(差不多)全景式地梳理00年代社会和家庭的各种“病灶”,两本书可以互为表里,互相印证。


至此再一次体会到脚同学当年为了出演一部美国电影的美国人角色所花费的心机(如果他还撸过什么社会政治方面的书我也毫不意外)。既然决定在美国发展事业,那么多了解下美国社会和美国人,多融入下美国生活总是有裨益的(即使对提高演技不一定有啥用),而与一个美国著名女纸交往(and definitely被甩)对于“融入美国生活”则是再有帮助不过了…吧。

2017-05-17Joe Alwyn
评论-13 热度-6

评论(13)

热度(6)

©20flightrock / Powered by LOFTER